有花友反应,最近家里的多肉没有精神,不如秋天的时候容光焕发,是缺水了,还是缺营养了呢?
秋天是多肉的高光时刻,进入冬天后,受光照、温度、和空气环境的影响,多肉的状态多多少少会发生一些变化,想要改善,2件事是“关键”,只要是做对了,一样能保持漂亮的颜色和肥嘟嘟的状态。
关键一:晒太阳
多肉是特别喜光的植物,除了夏季温度高,要适当遮阴外,其它季节都应该好好地晒太阳,尤其是冬季光线弱,白天光照时间短,更应该让多肉多见光,把它摆放在光照充足的位置,让它美美的晒太阳,一是能增加盆土的温度,起到保暖的作用;二是光照充足,能够避免多肉徒长,它还能通过进行光合作用积累养分,这样才能保持一个好的状态,叶片看起来有精神。
进入冬季后,室外温度比较低,多肉大都被搬进了室内,光线远不如室外那么好。我们尽量给它安排家里光照最好的位置,哪怕是在南阳台上隔着玻璃晒太阳也不错,每隔半个月给它转动一次花盆,避免长时间一侧光照,植株长歪。
如果家里光线不足,或者能见光的时间特别短,就要考虑使用补光灯,增加多肉见光的时间,多肉一样可以通过光合作用积累养分,维持细胞的活力,这样多肉就能保持最佳的生长状态,不易出现徒长、叶片发软,没有精神的样子。
关键二:浇水
冬季,浇水也是多肉生长的关键因素,无论是北方室内养的多肉,还是南方露养的多肉,只要把浇水这件事做好了,多肉一样也会维持生机勃勃的状态。
把握好浇水的频率:多肉是喜干燥、耐干旱的多肉,它的叶片里又富含水分,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点,浇水太勤,多肉吸收不了,容易出现烂根、叶片化水的现象;浇水频率太低,总是旱着它,过多消耗多肉叶片里的水分,它的叶片看起来发蔫、变软,状态不佳。
那么多久给多肉浇一次水更合适呢?浇水前我们先看盆土,找一根牙签插入土中2/3的部分,带出来的土是潮的,就不需要浇水,带出来的土是干土,说明盆土里的水分已经消耗完了,这时我们再观察多肉的叶片,如果叶片是饱满挺实的,那就别浇水,等底部的叶片表皮发皱了,说明多肉需要浇水了,用小嘴水壶绕着花盆四周给它慢慢浇透即可。
阴雨天别浇水:

多肉在光源不足或者不缺水的情况下浇水,轻则徒长,严重会烂根、叶片化水。所以给多肉浇水的时候,一定要看光照情况。
在连续阴天的情况下,不要给多肉浇水;在下雨天的时候,也不要给多肉浇水。因为阴雨天时,空气中比较潮湿,含水量高,多肉的叶片会在空中吸取水分,不会旱着,等到晴天的时候,再去浇水也不迟。
如果刚给多肉浇完水,盆土还是非常湿润的状态,就出现了阴雨天,这时我们一定要注意通风,及时补充光照,不然也容易出现问题。
不要给叶片带白粉或有绒毛的多肉喷水:
多肉的品种有很多,大家养的品种也不一样,有的多肉的表面有白粉或者细小的绒毛,看起来特别可爱,其实白粉或者绒毛都相当于人类皮肤的外表皮,起到保护叶片的作用,它们共同的特别是怕水。
所以我们日常给带有白粉或者绒毛的多肉浇水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弄到叶片上,同时,不要给它们的叶片喷水,哪怕是特别干燥的环境中,不然叶片容易长斑、化水、腐烂,影响美观和健康。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
感谢大家的阅读
咱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