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非常详细的介绍生石花的碧琉璃系列,喜欢生石花的爱好者们不要错过了,原文作者:火宵之月。
碧琉璃系、朝贡玉系是两个长着不同麻子脸的生石花系,虽然都是满脸麻子,但其实并没有什么很接近的血缘关系。
本系原本长期有着正式名使用哪个的争论,L. localis(1920)、L. terricolor(1922)。L. terricolor是大家较为熟知的名字,是Cole编号体系中采用的名字;而L. localis是更早的命名,但命名时缺少了一些描述特征,是哈默所采用的命名。很多欧洲园艺场中对碧琉璃系使用了L. localis的名字。虽然Cole也认同了L. localis是正确的名字,不过在其文献中还是采用了L. terricolor,本文也采用L. terricolor。
碧琉璃系生石花非常有特点,容易辨识,有着元宝形的轮廓,充满斑点的叶面。碧琉璃系一般都开黄花,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碧琉璃是黄花白中心花色。体型上,大部分都是小型种,体色灰绿色,一些品种体色会带有些粉红色、棕黄色或者蓝绿色;只有”Prince Albert form” C134体型更大,为中型种、体色呈青铜色(这复合色略难描述,个人理解为掺有黄紫色的青灰色),并且习性也更强壮。本系原本还有着好几个地方类型(form),后被归入了”v. peersii”,依据是体色更紫,但实际没有如此明显的特征,因此后来变种地位又被进一步取消。
(图片引自花友和网络)
黄花白中心花色的碧琉璃:
碧琉璃外表非常独特,叶面充满密集的斑点。从外表上很难看出和其他系的血缘关系,但从花色和地域上看最有可能有联系的是开黄花白中心花色的L. comptonii v. comptonii(太古玉),它们的栖息地之间相距50公里。
本系体色变化的园艺品种较为丰富,已经出现了多个体色的品种。
L. terricolor ‘Speckled Gold’
一个黄绿色体色变异品种,黄碧琉璃。1978年Johann van Schalkwyk在C345的栖息地发现,并且仅有一株,随后在1985年正式建立园艺名,Cole编号收录为C345A。特征为叶面颜色呈金黄色,底窗为模糊的暗绿灰色,斑点为暗绿色,侧面体色呈现奶油绿色;也有一些个体会缺少底窗。
L. terricolor ‘Green Sandpoort’
一个绿色体变异品种,绿碧琉璃。Bernd Schl?sser于2013年建立,哈默从Springbokvlakte的Sandpoort附近栖息群落采集的种子(即采集种L. terricolor “Sandpoort”)中选拔得到,在该品种的栖息地也有绿色体色个体的存在,哈默曾用过”Greensand”的暂用名。和345A一样开黄花,但从纹路和体色上很容易区分开,体色呈现淡绿色,斑点一般更清晰细腻。
L. terricolor “Green” ex C132
一个绿色体色变异品种,绿碧琉璃,非正规叫法C132B。体色偏绿,强光照下会晒黄,开黄花。来自Frik,变异自C132,其使用了非正规编号C132B,Frik编号F192A。
L. terricolor “Green”
一个绿色体色品种,另一种绿碧琉璃。来自Gerhard Marx在Springbokvlakte(Sprinbokflakte)附近采集到的品种,从采集地看可能和采集种L. terricolor “Sandpoort”有些关系。外表和’Green Sandpoort’相似,开黄花,Frik编号为F192B。
L. terricolor “Yellow-green form” ex C253
一个黄绿色体色品种,岛 田发现于C253中的黄绿色体色变异个体。
L. terricolor ‘Pinky’ (”Rosy”)
一个粉色体色园艺品种,俗称粉碧琉璃。’Pinky’由德国的Bernd Schl?sser于2008年建立,培育自C254。有着醒目的粉色体色,其他特征和普通碧琉璃一样。和紫红色体色变异的紫碧琉璃外表上有些相似,但粉碧琉璃的体色更淡。”Rosy”有着一样的特征,应归为同一个园艺品种。
L. terricolor ‘Violetta’
一个紫红色体色园艺品种,紫碧琉璃。哈默于1995年建立,有着较深的紫红色体色,起源于哈默在播种SH119(near Laingsburg)时发现的2株紫红色个体。
L. terricolor ‘Silver Spurs’
一个花色变异品种,白花碧琉璃。1978年Johann van Schalkwyk在C132的栖息地发现,并且仅有一株,随后在1985年正式建立园艺名,后Cole编号收录为C132A。除了花色为白色,其他特征和开黄花的C132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