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踩坑!多肉种植新手必避的10个误区
宝子们,你是不是刚踏入多肉种植的“坑”,满心期待地想把多肉养得胖嘟嘟、萌哒哒,结果却总是状况百出?不是多肉叶子发黄、掉落,就是莫名其妙地就死掉了。别担心,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分享多肉种植新手必避的10个误区,让你在多肉种植的道路上一帆风顺,轻松养出健康又漂亮的多肉。
一、过度浇水——多肉的“隐形杀手”
(一)误区表现
很多新手以为多肉需要经常浇水,不然就会干死。于是就不停地给多肉浇水,结果导致土壤积水,根部腐烂。
【自问自答:是不是所有多肉都需要少浇水?**
哈哈,大多数多肉确实不需要太多水。因为多肉的叶片和茎部本身就储存了大量的水分,可以满足它们一段时间的需求。不过,也有一些多肉品种对水分的需求相对较多,比如玉露等。
(二)正确做法
浇水要根据多肉的品种、季节和土壤状况来决定。一般来说,在春秋季生长旺盛期,每隔7 – 10天浇一次水;夏季高温时,多肉进入休眠期,要减少浇水,每隔15 – 20天浇一次水;冬季低温时,多肉生长缓慢,也要减少浇水,每隔10 – 15天浇一次水。
【自问自答:怎么判断土壤是否需要浇水?**
嘿嘿,可以用手指插入土壤中2 – 3厘米,如果感觉土壤干燥,就可以浇水了。如果土壤还比较湿润,就暂时不要浇水。
二、光照不足——多肉的“萎靡病”
(一)误区表现
有些新手觉得多肉不需要太多阳光,就把它放在阴暗的角落。结果多肉变得细长、颜色暗淡,失去了原本的可爱模样。

【自问自答:是不是所有多肉都喜欢强光?**
嘻嘻,不是啦。像十二卷属的一些多肉,如玉露、寿等,它们更适合散射光,强光可能会把它们晒伤。而大多数的景天科多肉,则喜欢充足的阳光,在阳光充足的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