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扦插总失败?关键在这 3 个细节

为什么别人家的多肉一插就活,你家的却总烂根?
扦插明明是养多肉最基础的操作,但新手一上手就是“黑手指”——要么插完就化水,要么等半年都不生根。别急着怀疑自己手残,90%的失败其实都栽在3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上!今天就跟大伙儿唠唠,我当年用“尸体堆”换来的血泪经验。


一、伤口处理不当?晾干比消毒更重要!

很多人以为扦插失败是细菌感染,上来就猛喷多菌灵。其实大多数烂根的根本原因,是切口没晾干!
多肉扦插晾伤口示意图

为什么非得晾干?

  • 多肉叶片/茎秆含水量高:刚掰下来的切口就像个“漏水的水龙头”,直接埋土里分分钟泡烂
  • 自然结痂=天然保护膜:晾2-3天让伤口形成角质层,比任何杀菌剂都管用(亲身经历:我试过用酒精消毒后马上扦插,结果烂得比没消毒的还快)

正确操作姿势:
1. 晴天上午掰叶片/砍头,避开阴雨天
2. 放在通风无直射光的窗台(比如北阳台)
3. 叶片平放,茎秆切口朝上——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有次倒着放结果积水烂心了


二、浇水=送命?湿度控制有玄机

总有人问:“不是说扦插要保湿吗?怎么我一喷水就化水?”问题出在“保湿≠浇水”啊!

不同阶段的湿度需求:

| 阶段 | 湿度要求 | 常见作死行为 |
|————|——————|———————–|
| 发芽前 | 空气湿度>60% | 天天往土里浇透水 |
| 生根初期 | 土壤微潮 | 手贱频繁拔出来看根 |
| 根系稳定后 | 干透浇透 | 用深盆导致积水 |

实战技巧:
懒人保湿法:在花盆外套个透明塑料袋,戳几个洞通风(亲测比喷水靠谱)
土质选透气的:颗粒土占比>50%,别用纯营养土(有次偷懒用了养绿萝的土,结果全军覆没)
浇水看天气:阴天宁干勿湿,大晴天早上沿盆边浇一圈


三、光照通风搞反了?位置比品种更重要!

见过有人把扦插苗放空调房供着,也见过直接扔太阳下暴晒的——这两个极端都是要命的!
多肉扦插环境对比图

自问自答:

Q:不是说多肉喜光吗?为什么不能晒太阳?
A:没根的肉肉就像刚做完手术的病人,强光会加速水分蒸发,直接晒成肉干!

环境布置黄金公式:
散射光+持续通风+昼夜温差=爆根神器
– 东/北窗台>南阳台(有纱帘也行)
– 电风扇摇头吹>密闭空间
– 春秋季扦插>夏冬季(温度15-25℃最佳)


彩蛋:3种特殊情况的救命指南

遇到这些疑难杂症别慌,试试我的独门秘籍:
1. 叶片发皱不生根:用纯蛭石铺面,浸盆后套保鲜膜(成功率提升50%)
2. 茎秆黑腐救不活:砍到切口颜色正常为止,泡生根粉后架空在瓶口(水面不接触切口)
3. 老桩难生根:刮掉底部1cm表皮,裹水苔诱根(比直接插土快2倍)


最后说句大实话:
多肉扦插真没那么多玄学,关键是管住手+学会观察。我当年也是插死过几十片桃蛋的人,现在闭着眼都能操作。记住这3个细节,下次扦插成功率绝对飙升!要是还失败…你来找我,我赔你片叶子!(手动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