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生石花的翠娥系,喜欢生石花的爱好者们不要错过了,原文作者:火宵之月。
生石花中最奇怪的品种——翠娥,有着奇特的外表,没有在野外发现过野生植株,和其他生石花品种相比看似是两个属的关系。一般意义上翠娥只有一种,实际播种时除了严重返祖外表为曲玉的个体,一般还会出现2类个体,分别是:卵形、叶面凸起、无窗纹;和叶面稍平、有部分类似曲玉纹路的窗纹。第二种可以看做是曲玉的部分基因显现的结果。Cole在定义翠娥时使用的是经过Fritz选拔的植株,也就是第一种的外表定义。
第一种翠娥:(感谢千夜的翠娥图片赞助)
第二种翠娥:
L. steineckeana
翠娥这个品种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德国Ludwigsburg的Steinecke Nursery首次出现了这个品种。场主Steinecke从一批种子中培育得到了这批奇怪的生石花,并通过这批初代的翠娥个体繁殖开了这个品种。当时Steinecke在这批种子中发现了约有40颗成长并出现了一致的怪异特性,这些种子来自纳米比亚,这批怪异个体混在其中一起发芽长大,但他没有保存种子来源信息,唯一的参考信息只有这批生石花种子都是来自纳马夸兰地区(Namaqualand)。这个品种外型呈卵形,浅黄褐色体色,开黄花,种荚7室,小部分6室,花和体色都类似曲玉。
1951年Arthur Tischer发表了这个品种,认为是生石花属下的一个品种。如果不是出现了三四十株同样特征的个体,它的外表让会让人以为只是一个畸形个体。其对品种的描述就基于这批初代的翠娥,随后这批第一代翠娥也繁殖开了,从其本身和后代中可以观察到较明显的曲玉特征。在发表了这个品种后,很快就在番杏界产生了这个品种到底是个正常品种还是个畸形变种的争论。
在当时主要形成了这是一个和曲玉留蝶玉有关的杂交品种,或者是一个较原始的自然石花品种的两类观点。H. W. de Boer等人开始尝试使用曲玉和留蝶玉杂交复制这个品种;B. Fearn根据其特征和原始信息来逆推其栖息地应该是在Damaraland的Walvis Bay附近,并加以验证。 经过上述多人的研究,虽然没有什么决定性的成果,但基本确定了翠娥应该是一个杂交品种。
之后南非的Ernst E. Fritz大师对翠娥进行了最繁复的研究,不过可惜的是他尚未公布任何研究结果就仙去了。他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项目,尝试了许多杂交组合来重现翠娥,但和de Boer一样没有成功。他还前往过欧洲和日本去研究这个品种,最后决定了4个品种来杂交重现他所推测的翠娥血统,其中3个后来被他所否定。在持续了7年多的研究后,Fritz得到了2400多株样本,在其仙去前还陆续产生了上千的植株。其中九成以上都成长到了成年株,出现了植株特征,但没有和翠娥类似特征的个体,被认定为失败品抛弃。余下有希望的F1代被继续杂交或者回交,得到的F2代中很多返祖个体也被淘汰。Fritz也尝试了曲玉X留蝶玉,不仅发芽率很好,后代也很好带大,但外表没有翠娥的特征。实验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外貌不合要求的杂交个体被Fritz直接种在了室外,比当地的紫勋长的还要好,这也算是杂交优势的体现了。
在Fritz的另一个研究项目中,除去返祖为曲玉的个体,Fritz将播种得到的翠娥按照外表分为两类。一类植株和留蝶玉有一些相似,但体色更偏棕粉色,体型呈蛋形,顶上中央叶缝呈一个小孔缝,类似石花幼苗和肉锥。而另一部分翠娥植株,窗面较小且稍平,上面会有一些红纹和部分类似曲玉的纹路,这类个体一般叶缝会扩大到侧面。
Fritz认为蛋形的翠娥是完美的植株,他试图提纯有窗的翠娥,除去窗的特征,因为这个特征明显是来自曲玉的影响。他认为如果能完全的去除曲玉特征,也许就能见到真正的翠娥原始种是什么样的,或者说可以见到翠娥的另一个杂交亲本。但可惜Fritz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些计划,在1986年就仙去了。现在流传下来的翠娥大部分都是来自经过Fritz选拔的植株。
在大部分生石花杂交品种中都可见到明显的母本优势,也就是杂交后代的外表特征一般更接近母本。从翠娥出现的返祖后代看,曲玉一定参与了其中,并且可能是作为母本。未知的另一半(当然也有可能是母本)明显应该具有光滑苍白的外表、一定程度上的叶瓣融合、少量或者没有花纹、夏天开花且是黄/白花色。从这些条件来看只有Lithops, Argyroderma, Vanheerdea, Conophytum这几个属符合要求。哈默尝试了使用曲玉花粉给别的番杏科植物授粉来重现翠娥这个品种的大量实验,但也暂时没有结果。当时他认为Muiria hortenseae(宝辉玉)的可能性较大,也有可能最开始的父母本两者本身都是跨系乃至跨属的杂交种。
翠娥的起源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定论。目前基本可以确定的是曲玉是参与其中的亲本之一,另一个亲本也许会是留蝶玉,但更可能是本身就是石花和肉锥杂交的复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