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我有信心提高成绩了!”这是一名学困生在袁中琼接班第一天后,回家和爸爸说的第一句话。

在袁中琼新接手的班上,孩子们总能迅速融入班级,爱上学习。

湖北省第五届“新锐班主任”、公安县实验小学教师袁中琼特别喜欢给孩子们讲故事。袁中琼教低年段时,每天给孩子们讲一个红军故事或童话故事;教中年段时,每天给学生讲家乡故事或成语故事;教高年段时,则给学生讲历史故事、中外经典故事或学生身边的故事。

“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我对学生有过和风细雨、语重心长的个别谈心,也有过内容与形式并举的集体教育,但效果都不如讲一个简短生动、寓意深刻的故事。”袁中琼如是说,也如此做。

“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大人就通过故事来讲道理。”

“无论是上课还是课外活动时间,孩子们只要听到老师要讲故事,他们的眼睛都会马上亮起来,手上有什么事情都可以先放下来。”袁中琼深知孩子的天性,当班上出现某些问题时,相比于苦口婆心的劝导,她更愿意用讲故事的方式让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孩子们喜欢听故事,大人就通过故事来讲道理。”

四年级的一次手工课,学生都带了剪刀来学校。然而,午休结束后,大家发现了一件可怕的事情:有的孩子的头发被剪得坑坑洼洼,有的孩子的头发变得一边长一边短,还有的女孩子的刘海被剪掉了。这是谁的恶作剧?

袁中琼马上召开班会,针对这件事情进行专题讨论。

袁中琼说:“今天中午,我们班上发生了一起‘事故’,我们一起把这起‘事故’变成‘故事’,看看这个故事应该怎样发展,好吗?”学生很好奇:这件事情有什么故事可讲呢?

“有一位同学小A,他今天做了一件让大家都很生气的事情:偷偷把别人的头发剪掉了!你们觉得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肯定是想搞恶作剧!”“可能是好奇心太重!”“或许是他不想剪自己的头发,又想看看别人剪掉头发的样子。”……同学们议论纷纷。

“是的,小A剪同学的头发可能有很多原因,也许他觉得大家不会这么生气。但是,我们看到的是,原本很漂亮可爱的女同学,因为头发被剪,变得不好看了!现在,大家说说看,接下来可能发生什么事情?”袁中琼让孩子们自己讨论。

“女生变丑了,心里肯定很难过。”

“头发被剪了,回家后说不定会被爸妈骂,要是爸妈来学校找小A的麻烦就不好了!”

“我要是知道是谁剪了我的头发还不承认,就跟他打一架!”

……

“事情发展成这样,我想也不是小A愿意看到的。那么,大家说一说,小A应该怎么做才能挽回局面?”袁中琼并不只是为了找出“凶手”,而是让学生明白“事有不可为”,犯了错应该怎样做。

“如果小A真的知道错了,这个时候就应该站起来向大家道歉!”

“小A应该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在班上做检讨。”

“他应该保证不再做这样的事了,以后要接受大家的监督。”

……

讨论到这里,同学们基本都冷静下来了。袁中琼正想为这次班会做个总结,小李突然站了起来,这个平时“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男孩大声说:“对不起,我就是今天这个故事里的小A。我只是想开个小玩笑,没想到深深伤害了大家。我以前也做了很多不对的事情,我保证以后一定改正错误,请大家原谅我!”

小李主动承认错误,是袁中琼没想到的。这时,大部分同学已经原谅了小李,但是还有一些同学愤愤不平。袁中琼让小李走上讲台,对大家说:“刚才大家给故事里的小A指出了问题,也讨论了解决的办法。现在,小A变成了小李,我希望大家像对小A一样,只要小李能信守承诺,就原谅他。头发被剪掉的同学,请你们回家后把今天的事情和老师刚才说的话告诉家长,也请家长再给小李一次机会。”

这件事情之后,被剪头发的同学没有找小李的麻烦,小李也真的“脱胎换骨”了,从调皮捣蛋变得谦逊礼貌、热心助人。下半学期,同学们纷纷感叹小李的巨大改变。毕业时,小李和大家成了好朋友,原有的一些芥蒂也消失了。

“学生不只是听故事,更要从故事中获取成长的力量。”

“不管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我给学生讲的故事中一定要有向上向善的力量。”袁中琼说,“故事更多时候只是一个引子。学生不只是听故事,更要从故事中获取成长的力量。”

接手新班后,为期两周的入学教育并没有让孩子们的行为习惯改变多少,他们仍然是活泼有余,自律不足。如何快速有效地“征服”这些萌娃,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呢?袁中琼想尝试不一样的做法。

一天,袁中琼参加完学校的主题党日活动后回到教室,孩子们又围过来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

新锐班主任|袁中琼:发现故事,发现成长

“老师,你胸前戴的是什么?”“好漂亮啊!”“我也想要!”……

原来,孩子们被袁中琼佩戴的党徽吸引住了。这正是袁中琼想要的效果,于是她给孩子们讲了几个关于党徽的故事,让孩子们知道党徽是多么神圣。

“同学们,党徽是共产党员形象的代表,但是大家都还小,不能佩戴党员徽章。老师决定,给我们班上表现最好的小朋友戴上‘班干部徽章’,好不好?”袁中琼顺势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好!”孩子们都很开心。

两天后,“班干部徽章”在班会课上隆重颁发!那节班会课,全班同学都坐得端端正正,眼里满是好奇与期待。选班干部,佩戴徽章,拍照留念,满满的仪式感。接着,袁中琼又郑重宣布:班干部轮流当,优秀的人都有机会戴徽章。这时,孩子们的眼睛更亮了,一个个腰板挺得更直了……戴上徽章的学生,成了同学们羡慕的对象。

小浩是一个患有多动症的孩子,智力发育也比普通孩子落后。入学后,袁中琼发现他最大的问题是管不住自己:同桌写作业,他用橡皮擦擦掉;大家都在认真上课,他却跑到其他教室去敲门……

小浩特别羡慕戴上徽章的同学,但他知道自己表现不好,每次颁发徽章时都很失落。“六一”快到了,袁中琼问小浩:“你一直没戴上徽章,想不想要呢?”

“我……我没资格!”

“徽章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我相信你也有机会。老师给你两个星期时间,这两个星期之内,只要你能做到不乱拿别人的东西,也不在班级里搞小破坏,我就给你颁发一枚‘值日班长徽章’。你能做到吗?”就这样,袁中琼和小浩有了一个小小的约定。

两周之后,小浩如愿以偿地戴上了“值日班长徽章”。

小浩虽然偶尔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但并不持久。为此,袁中琼根据他“停不下来”的特点,安排他做班级的“电器管理员”,负责在大家放学后关闭教室里的所有电器;根据他个子较高、体力较好的特点,安排他擦黑板,从而获得“黑板管理员徽章”……几年下来,小浩的改变显而易见,同学们不再抱怨、排斥他,人人都夸他是一个负责任的班级工作小能手。

围绕班干部徽章发生的故事还有很多。这一枚小小的徽章,承载的不只是一种特殊的荣誉,更是孩子们一点一滴的成长。

“我希望班里的孩子人人有故事,个个有梦想。”

在袁中琼的影响下,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讲故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们开始在作文中、日记中写起了故事。“我一个人讲故事并不算什么,整个班级的孩子都能讲故事、发现身边的好故事,班集体才能成长。我希望班里的孩子人人有故事,个个有梦想。”袁中琼顺势开启了班级“循环日记”写故事模式。

袁中琼把全班学生分成10个小组,每组共用一个日记本,从周一到周五,每天安排一个人完成一篇日记。日记分为生活故事类,记录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阅读故事类,记录学生的读书笔记、故事分享等;摘录故事类,主要包括好书推荐、美文摘抄及赏析。

开展“循环日记”活动之后,每天的精彩故事分享成了孩子们最期待的事:

体育课上,一名女生不小心扭到了脚,同学们纷纷围过来帮忙,体育老师还抱着她去学校医务室检查、处理受伤的地方。于是,这名女生在当天的循环日记里写道:受伤之后,平时没怎么一起玩的同学也对我特别关心,平时看起来凶巴巴的体育老师原来也可以这么温柔……

餐厅门口,袁中琼发现班上有孩子随手丢弃不爱吃的馒头,于是,她捡起馒头,并将它带到教室里,让孩子们思考:如果你是这个馒头,经过了很多道工序才被摆上餐桌,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就被扔到了地上,你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你会不会悲伤、难过呢?浪费了粮食的学生都惭愧地低下了头。随后,孩子们纷纷在循环日记里写下了关于一个馒头的故事。

教室里种植的多肉盆栽被学生不小心折断了枝叶,怎么办?袁中琼认为,追查犯错误的学生不是最重要的,让学生从这件事情中获得成长更有意义。她告诉孩子们,生命是脆弱的,也是顽强的,已经折断的枝叶没有办法接回去,但我们可以想办法让生命的奇迹发生。于是,袁中琼带着孩子们小心翼翼地将折断的多肉枝叶种进土里,让学生仔细观察多肉枝叶的变化。果然,一周后,折断的枝叶上长出了新芽。孩子们深受鼓舞,不少小组写下了多肉盆栽复活的故事。

此外,学生还写了《不速之客》的故事,记叙的是某一天下午,孩子们正在写作业,突然一只鸽子飞进了教室;《非常老师》写的是孩子们的新科学老师,新科学老师虽然年纪大了,但他以幽默的教学语言、高超的教学艺术征服了孩子们;还有《同桌,我想对你说》《校园新闻周周报》《家有开心果》……仅一个学期,全班同学共写了六十多本日记本,日记总数达1500篇。

除了写故事,孩子们还可以在循环日记本上留言、评价、提建议等。于是,一条条精彩纷呈的留言与评价出炉了:有帮助同学解决困难的,有评价同学的日记写得精彩的,也有留言消除同学之间误会的……孩子们称循环日记本是“心灵桥”“聊天室”“梦工厂”……

这一篇篇亲手写下的故事,成了袁中琼和孩子们人生中共同的精神财富。

故事时时发生,成长处处存在。袁中琼用一个一个鲜活的故事打造了独特的班级文化,这就是她的教育智慧。(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文章来源: 致敬班主任

责任编辑:县教师发展和教学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

公安县教育局

长按二维码关注